草原之火
「草原之火」是一款簡單卻令人生畏的雙成分短飲,旨在考驗人的膽量。它由標準份量的龍舌蘭酒,並直接在杯中加入大量的塔巴斯科辣椒醬或其他辣椒醬製成。這種組合產生強烈的灼熱感,點燃味蕾,因此得名。它是世界各地酒吧中流行的挑戰型短飲,以其帶來的挑戰性而非其味道而聞名。

準備
準備時間: 1 分鐘
準備時間
難易度
飲品分類
「草原之火」因其份量小且設計為一口飲盡而被歸類為短飲。它屬於新奇或「挑戰型短飲」類別,其價值更多在於體驗與挑戰,而非複雜的風味。
飲用方式
「草原之火」是一款小份量的室溫短飲,盛裝在標準的短飲杯中。其酒精含量完全取決於所用龍舌蘭酒的酒精度。
份量
45-50 毫升 / 1.5-1.75 盎司
酒精含量
約 35-40% ABV
酒精濃度
飲用溫度
室溫
酒杯類型
短飲杯
酒杯處理
無
背景故事
「草原之火」短飲的確切起源不詳,這在許多簡單的酒吧發明中很常見。它可能是在20世紀末的美國某個時候出現,成為朋友間在酒吧的一種成年禮或挑戰。它的製作不需要特殊的技巧或成分,因此很容易作為創造難忘(即使是痛苦)體驗的方式而自發地發明出來。
來源地
具體起源沒有文件記載,但普遍認為它源於美國。它的流行度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增長,恰逢龍舌蘭酒在美國酒吧文化中日益普及的時期。
草原之火
這款酒飲普遍被稱為「草原之火」,這個名字生動地描述了其火熱的特性。它偶爾也被稱為「龍舌蘭之火」短飲,這直接說明了其核心成分。
原始名稱
Prairie Fire
別名
龍舌蘭之火
特色總覽
這款酒飲的主要特點是其強烈的辛辣感,主導了風味和香氣。龍舌蘭酒潛在的泥土龍舌蘭風味雖然存在,但很快被悠長、火熱的餘味所覆蓋。
風味
辛辣、灼熱、胡椒味、植物味、泥土味
香氣
龍舌蘭、酒精、辣椒、醋
口感平衡
辛辣,帶有潛在的龍舌蘭風味
餘韻
悠長、灼熱、暖和
氣泡感
無
色澤外觀
清澈或淡金色,帶有紅色漩渦或斑點
質地
稀薄、水狀
季節性
四季皆宜、新奇
風味強度與體驗
風味由極致的辛辣和中等的酒精強度所定義,甜、酸、苦味極微。這是一款無氣泡的飲品,風味鮮明而強烈。
甜度
鹹度
酸度
苦度
辣度
果香度
奶滑度
氣泡感
材料
製作這款短飲只需要兩種簡單的成分:龍舌蘭酒和塔巴斯科辣椒醬。龍舌蘭酒的品質不是主要考量,因為辣味往往會蓋過細微的風味。
- 龍舌蘭酒45 毫升 / 1.5 盎司通常使用標準的混合龍舌蘭酒(mixto)或 100% 龍舌蘭的白色龍舌蘭酒(blanco)。
- 塔巴斯科辣椒醬3-5 滴份量可根據喜好的辣度進行調整。
冰塊類型
- 無
調酒設備
不需要特殊的調酒設備。這款短飲是直接在將要用來飲用的短飲杯中調製的。
- 短飲杯 - 用於直接調製和盛裝
作法
準備過程非常簡單:只需將龍舌蘭酒倒入短飲杯中,加入幾滴辣椒醬,即可上桌。這是一款直接在杯中調製的短飲,不需要搖盪或攪拌。
1. 將龍舌蘭酒倒入一個標準的短飲杯中。
2. 直接在龍舌蘭酒中加入 3 到 5 滴塔巴斯科辣椒醬。
3. 立即上桌並一口飲盡。
裝飾
「草原之火」是一款實用主義的短飲,從不加裝飾。它唯一的裝飾就是紅色辣椒醬在龍舌蘭酒中旋轉的外觀。
- 無
飲食資訊
這款飲品通常不含常見的過敏原,如乳製品、雞蛋、麩質、堅果和大豆。它是純素、素食且不含咖啡因的。
✓ 含酒精
✓ 無咖啡因
✓ 不含乳製品
✓ 不含蛋
✓ 不含黃豆
✓ 不含堅果
✓ 無麩質
✓ 純素友善
✓ 素食友善
營養資訊
熱量幾乎完全來自龍舌蘭酒,辣椒醬中的碳水化合物或糖含量可忽略不計。與大多數雞尾酒相比,它是一種低熱量飲品,但對於純烈酒短飲而言則是典型的熱量水平。
熱量
平均 97-110 大卡 / 406-460 千焦
熱量等級
碳水化合物
平均 0-1 克
碳水化合物等級
糖
平均 0-1 克
糖分等級
場合
這款短飲最適合於充滿活力的社交聚會、派對和挑戰場合。它不是一款用於安靜沉思的飲品,而是為喧鬧的樂趣和挑戰時刻而生,例如單身派對或作為大膽的派對開場。
- 單身派對
- 酒吧挑戰
- 派對開場
搭配建議
搭配並非此短飲的重點,但通常會接著喝一杯啤酒作為追杯以解辣。鹹味點心如薯片或椒鹽脆餅可以有所幫助,事後吸吮一片萊姆角也能清潔味蕾。
- 啤酒追杯
- 鹹味點心
- 萊姆或檸檬角
草原之火:一杯純粹的火熱
「草原之火」是典型的挑戰型短飲,以其龍舌蘭酒和辣椒醬的強勁組合而聞名。它提供了一種強烈、火熱的體驗,優先考慮的是衝擊感而非平衡的風味。雖然不適合細細品味,但它在酒吧文化中作為一種耐力測試和創造難忘時刻的可靠方式,擁有傳奇地位。其製作的簡單性使其成為任何愛冒險的飲者都能輕易嘗試(即使令人生畏)的短飲。